2019年6月22日傍晚,一场席卷温哥华小女皇剧院的《雷雨》,不仅惊醒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封建家庭深陷于多舛命运中的噩梦,也强烈地震撼了来自大温地区甚至华盛顿州、加州的近千位各族裔经典剧目爱好者,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喝彩声和肆意奔流的泪水,把观众们内心强烈的震撼、赞叹和感动表露无遗,歌剧版《雷雨》海外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瑞邦金融廖子蔚总裁当天专程从多伦多飞到温哥华,下飞机后直接到剧场,忙里偷闲,就是为例欣赏由天津歌剧院带来的著名歌剧版《雷雨》,演出后,廖总登台向演员们致谢,她感谢演员给大家带来经典作品,非常激动的看完,感谢组委辛勤劳动为大家引进这震撼的剧目,希望所有的人,安排好家庭资产,后顾无忧,享受经典,享受生活。
《雷雨》是有中国莎士比亚之称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最富盛名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在国内外戏剧舞台上频频以各种艺术形式上演。
说起歌剧版的《雷雨》,和温哥华还有不解的缘分。三十年前,旅居温哥华的加拿大华裔作曲家唐康年先生决定将这部经典作品改编成歌剧,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东方的经典悲剧。他曾专程赴京拜会曹禺夫人李玉茹,她在听了唐康年谱写的三首繁漪咏叹调后给予极大肯定,并强调曹禺人物的刻画主要是以繁漪为主,因此歌剧《雷雨》即以这位命运多舛的繁漪作为形象主体。唐康年用了二十几年的心血谱写了《雷雨》中的所有咏叹调及合唱曲。2008年,歌剧咏叹调音乐会在温哥华小剧院上演,得到著名音乐家、音乐评论家 David Duke的高度评价。
唐康年的富人潘幸孩也同为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们不仅是温哥华有影响的乐坛伉俪,也是志趣相投的恩爱伴侣。2015年唐先生病重,潘幸孩毅然决定完成唐康年的音乐追求与梦想。潘老师先与剧作家,前上海歌剧院院长何兆华共同完成了剧本写作,接着完成了歌剧音乐的其余部分包括所有喧叙调作曲
2017年,在曹禺先生故乡,天津歌舞剧院歌剧院在天津大剧院上演了《雷雨》歌剧音乐会版,指挥汤沐海。观众反响热烈。去年,在天津歌舞剧院的支持和推动下,潘幸孩对剧本和音乐进行了大量完善。经过一年的筹备,今年六月,《雷雨》以歌剧舞台版在天津上演,今天又回到其诞生地温哥华上演,正如当天的主持人吴瑾所说,这是对作曲家唐康年先生最好的纪念。对于这对恩爱的乐坛伉俪来说,完成的歌剧《雷雨》,何尝不是潘老师写给唐先生的爱的咏叹调。
一位观众给组委发来信息:我带着6岁的女儿观赏了歌剧《雷雨》。这是女儿第一次看歌剧,之前我担心她会没耐心,不能坚持看完,但是让她多了解一下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孩子肯定是有利无弊的。我们提前到达剧院,候场时工作人员发了一本歌剧的背景介绍,附英文翻译。女儿能看懂英文,马上她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正式演出开始了,我观察她跟其他成年人观众没什么区别,也是一样的期待,鼓掌。这时我就没那么担心了,看起来她很享受。她听不懂演员的歌调和唱词,但通过看英文字幕,基本明白歌剧的内容。女儿在看到繁漪用高音撕心裂肺的唱出自己的孤独寂寞无奈,萍就要离开时,她看懂了,也跟着流下伤心的泪水。我感到很惊讶,她不仅能看懂,还能感受到演员细腻的情感,这对6岁的孩子来说,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观赏能力。整场演出她都安静认真的看完了,在演员返场致谢时,她情不自禁的站起来跟着所有观众一起鼓掌,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这是一场专业的高水准的歌剧演出,感谢天津歌剧院的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所有幕后人员的付出,这场演出让女儿回味无穷。离开小剧院时,女儿问我:“妈妈,我们以后可以每天都来看吗?我喜欢!”晚上睡觉前,她还坐在床头翻看那本宣传册,仔细回味。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又拿出来翻看的津津有味。一场精彩的歌剧,开启了一个孩子对歌剧的喜爱。歌剧《雷雨》真是一场值得观赏的艺术作品。
《雷雨》的歌声还在回荡,演员却不得不踏回程的飞机。带着瑞邦的礼物,机场一别。预祝演员们排出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欢迎再来加拿大。
花絮:
(摄影/George)